2008/1/19

讀書報告《雄性暴力》

珍古德帶給世人的黑猩猩印象聰明強壯、和樂融融,之後研究團隊陸續紀錄到
黑猩猩對待同種的殘酷暴行,黑猩猩會組成突擊隊進入其他社群的領域內,攻擊
殺害勢單力薄的個體,與人類學家記錄的原始部落戰爭模式如出一轍,族群密度
影響社群的發展,由於書中舉例最原始的人類村落彼此為森林所隔閡,就像黑猩
猩的情形,社群之間沒有維持頻繁的互動,遙遠的鄰居彼此之間充滿不信任與爭
奪。

大猩猩在白種人探索非洲大陸時,被塑造成幻想中的殺手猿『金剛』,現實中
的殺手猿則首見於黑猩猩,從牠們開始,人類發現自己之外會殺害同種成體的生
物,另一種形式的殺手猿則為吃素的大猩猩,雄大猩猩會做出與公獅子相似的殺
嬰行為奪取雌大猩猩作為伴侶。人類自稱擁有獨一無二的理性與靈智,但是父權
稱霸的社會制度又與一些演化上相近的人猿如此類似,觀察社會所生的疑問如同
作者的質疑︰我們真的已經拋棄了古猿的大腦嗎?

人與人猿的親緣關係,最終由DNA序列比對認為人類與黑猩猩最親近,那麼在
黑猩猩身上看到的雄性暴力,不禁叫人回過頭省思,人類的暴力犯罪因子來自先
天或後天?但想將暴力行為的來源完全歸咎在其中之一,便犯下人類學者高爾頓
的二分法謬誤。社群在環境中與鄰居競爭求生存時,由於人類雌性的肌肉較小、
骨骼密度高,保衛或爭奪生存資源的戰鬥一直由雄性為主,即使現代武器的發展
使女性能參與作戰,目前在戰場上前線與坐鎮指揮運籌帷幄者,仍然以男性為主
要。雌性的選擇是保障基因可以繁衍,與許多公黑猩猩交配的母黑猩猩雌性通常
不會被重創或殺害。雌黑猩猩在群體中不是穩固的存在,她可以選擇或被迫加入
其他群體,代價是通常會在新群體的雄黑猩猩毒手下失去先前孕育的幼兒。大猩
猩的殺嬰行為也是雄性要掌控雌性以延續基因的表示,由於嬰兒被殺害表示原先
的雄大猩猩沒有能力保護子代,原先激烈抗拒的雌大猩猩態度很快轉變,反而
選擇跟隨兇手作為伴侶。由於性擇使雌性傾向選擇更有利延續基因的群體,因此
通常會接受更有繁殖的新伴侶與新群體的雌性,也同處雄性暴力的共犯結構。
人類文明對於天堂樂園的想像,許多藝術家、作家甚至學者,如高更、梅爾維爾
、米德等人,將南太平洋島族的生活描述成天堂與樂園,前面兩者分別由顏料與
墨水描繪出一個居住著許多活力充沛的女孩,性慾自由奔放的場景,後者則以
選擇性的調查資料虛構一個男女平等、沒有強暴與家暴發生的國度,他們都試圖
將人類的暴力行為歸咎於文化對天性的扭曲,而刻意刪節了這些社會中的黑暗面


雄性暴力的形式與動物習性有所關聯,紅毛猩猩的高強暴率,在於其習性為
獨居,要在茂密雨林中尋找交配對象相對困難,而雄紅毛猩猩中發育遲滯的性
成熟個體沒有吼叫吸引異性的策略,其體格亦不能吸引愛好肌肉男與大餅臉的
雌紅毛猩猩,唯一優於大型成年雄紅毛猩猩者就是牠的敏捷度足以追上雌紅毛
猩猩,強暴成為這群小型公紅毛猩猩對雌性宣示性交權力與生殖掌控的手段。
而大猩猩或黑猩猩,其習性為小型集團或幫派,殺嬰行為便是對新加入群體或是
欲與知成立新群體的雌性所採取的掌權宣示。雄性猿藉暴力對雌性宣告掌控雌性
與其幼兒的安全,進一步獲得有利的生殖條件,使受害者接受罪犯,將他
視為伴侶與保護者,建立親密關係,在人類社會的綁架案與性犯罪中,也可見
類似的情況。動物的社會制度可決定攻擊行為是否有利可圖,群體數目的多寡
改變勢力強弱,同時影響暴力的形式。將視野放到社會性昆蟲身上,密蟻是一種
一部份工蟻會擔任貯蜜蟻的螞蟻,由於他們的大顎健壯但外骨骼薄弱,身體結構
易攻難守極易受傷死亡,所以只有估算出可以以少數損失併吞其他蟻窩的工蟻和
貯密蟻時,較大的群體才會掀起全面戰爭消滅弱小群體的蟻后和公蟻。這顯示
殺戮的戰爭經過利益與成本的評估,群體暴力的採取是風險導向,低風險自然
孕育暗殺者,只要形勢有機會將不可信任的比鄰根除而無損於自身甚至有利,
致命的攻擊就一觸即發。

『惡魔』男性的產生,不能只怪罪於男性特質、人猿或文化,應該以幫派及
雄性同盟兩個條件加以結合,才能解釋為何天擇的遺產,會讓敵對的鄰居碰面時
刻意尋找殺戮的機會。固定集團與幫派模式,持集團成本論者調查動物時發現,
部份種類生物組成固定集團時生態成本會高於其他集團動物,而取用高品質食物
的人與黑猩猩等動物,由於採集食物來源的高度不穩定,無法保障固定集團的需
求,因而發展為幫派動物,以便隨時調整應對生態壓力,然而換取調適自由度必
有代價,一旦小集團遇上大群的鄰居,便即易遭受全面攻擊。由於成年雄性移動
比攜帶幼兒的雌性迅捷,採集狩獵需要的機動性也造成人猿偏向雄性結盟的社會
制度。一說雄性所以能夠結盟,是因為雄猿可以花費更多時間互相相處,因此能
發展較緊密的關係,觀察比較育幼中與無子的雌猿,亦可證實無幼兒的雌猿展現
更多社交行為。但是在食物充足時,身為母親的雌猿之間也會有較緊密的連結。
人類乍看之下不適合戰鬥,然而天擇已經將雄人猿塑造出發達的上半身和靈活
的手臂,可以用毆打、投擲、揮棍做為代替牙齒利爪的戰鬥方式。任何動物做出
攻擊的決定,都夾雜著理性與情感,即使人類的理性思考遠勝大多數動物,
下決定前會分析因果,思考未來,我們仍然相當依賴情感。

天擇並非總是篩選出暴力的靈長類,南美洲的馬利基猴,競爭幾乎不發生在
物理的暴力衝突上,而是透過製造優良精子,搶先在林間找到異性的能力,或是
其他面向的競爭。馬利基猴的生活一派和平,令人思索猿類是否也有演化成和平
物種的可能。

巴諾布猿是近年來開始研究,一種過去被當作黑猩猩的新的人猿,或是黑猩猩
的一個亞種,他們透過雌性的結盟削減雄性主控權造成的暴力,和黑猩猩不同的
是,兩個群體相遇時,雌性會主動與對方群體的成員,不論同性或異性性交,
兩群中的雄猿也將雌猿的性社交視為理所當然,巴諾布猿的性是社群之內與之間
的潤滑劑,最有權力的雌性也會與其他雌猿性交而建立緊密的情誼。巴諾布猿
揭示人猿在演化上的可能性,雖然人類可能無法將我們的性演變成如此廣泛而
開放,解開雄性暴力糾結的關鍵仍然是在雌性能否建立更頻繁的社會交流,也就
是雌性結盟。在過去,掌權的男人常常一夫多妻,產生大量的子代似乎是掌握極
大權力的優點,最有名者即為中國皇帝的後宮,即使今天男性對權力的渴望
不見得是刻意要產生更多子孫,男性還是更加渴望掌握權力。權力的分配如果
不能制度化,私人化會導致權力轉移一再的偏向男性,民主制度即使不完美,
但是在制度化之下女性投下的每一票都與男性等值,或許雌性的結盟最終可以
讓雌性掌握權力,使男人的暴力削減到兩性更加平等的狀態。在那之前,性擇
還是讓肌肉男演員與在球場上展現某程度暴力的球員身邊脂粉圍繞,楚楚可憐
而展現弱點的女性仍然使男人趨之若騖。

即使本書探討人類的暴力根源時,一再強調二分法是荒謬的錯誤,但或許礙於
篇幅或主題,仍然將人類簡化的分為雌雄兩性,而忽略性少數族群,即男同志、
女同志、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在人類社會中的角色,這可能佔人類百分之十以上
比例的少數一群,其交流互動的頻度,難道就不可能形成比雄性或雌性同盟更
緊密的群體嗎?能開闢新視野、建立平權新制度的,或許正是跳脫兩性相對的
這群人也說不定。書中除了透露人猿與人類在暴力行為上的相似性,最終還是
告訴我們黑猩猩可能也有期待新生手足的喜悅,以及繪畫表現情緒、學習語言等
一般人認定只有人類特有的能力,人類確實是獨特的生物,因為每一種生物都有
獨特之處,不需要逃避和省略自己天生的缺點而塑造虛假不實的樂園和完人,
只有面對構成自己黑暗的那一部份,人類才能真正成長,進而在選擇的時候
排除自我毀滅的道路。

閱讀書籍︰《雄性暴力︰人類社會的亂源》
著︰理查.藍翰戴爾.彼德森
譯︰林秀梅
代理︰胡桃木出版社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3551

沒有留言: